稻盛和夫:如何远离焦虑?这是最好的答案

管理员 2022年5月4日08:29:44稻盛和夫:如何远离焦虑?这是最好的答案已关闭评论1,2321

作者 | 稻盛和夫

来源 | 盛和塾

ID | shengheshu2018

     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《干法》《活法》《赌在技术开发上》中的精彩片段,希望能对您的人生事业有所启迪。

稻盛和夫:如何远离焦虑?这是最好的答案

彻夜工作很疲惫,在院子里休息发呆时,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因为突然的灵感闪现而找到了突破口,并最终得以解决,这样的事例很多。我将这种瞬间称为“神的启示”。

苦思冥想实在是太苦了,神灵看不过去,赐予启示。我认为,只有如此程度的努力、如此程度的念念不忘,才会产生创造性的灵感。

之前的经济萧条都是前所未有的。“经济会不会沉没?”在人们忧心忡忡的状况下,像我这样的小企业经营者,一想到员工们的生活,就睡不好觉。

现有的产品必须想方设法多卖一点儿,还要不断开发新产品。在这种状态下,自己能做什么,只有殚精竭虑,全力探索各种可能性。

随着苦思冥想的结果迸发出来的,就是创造性的灵感。这种灵感最终转化成独一无二的产品。

本来,工作量太大会让人心力交瘁,这时候就需要心灵的余裕。极度繁忙又要有心灵的余裕,虽然困难,但却是必需的。

当工作进入成败胶着的状态时,心中拥有还是没有余裕,结果会产生极大的差别。不肯全力以赴投入工作,事情当然不会顺畅。

但是,工作越是投入,身体和大脑越会疲惫不堪。这时候,结束工作回家,脑海中突然浮现新的灵感,这种现象有时会发生

本来不会产生的灵感突然产生了,这是因为小小的环境变化让自己的心灵有了放松的机会。

 

我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,就是喜欢打弹珠。即使工作精疲力竭,到了周日也要打弹珠,打到大拇指上长出了老茧。

在打弹珠心情放松的瞬间,我就会感觉到一周积累的疲劳全都烟消云散了。

就这样,心情得到转换,第二天又来了新的活力,头脑又变得柔软灵活,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作用。这样的情绪调节是必要的。

 

 

稻盛和夫:如何远离焦虑?这是最好的答案

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,很轻率地下结论说:“我不行,做不到。”这是因为他们仅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判断自己“行”还是“不行”。

 

这就错了。因为人的能力,在未来,一定会提高,一定会进步。

 

事实上,大家今天在做的工作,几年前来看,你也会想:“我不会做,我做不好,无法胜任。

 

“可是到了今天,你不是也觉得这个工作挺简单的?因为你已经驾轻就熟了。

“因为我没有学过,没有知识,没有技术,所以我不行。”说这话可不行,应该这样思考:

 

因为我没有学过,所以我没有知识,没有技术。但是,我有干劲、有信心,所以明年一定能行。

而且从这一瞬间开始,努力学习,获取知识,掌握技术。将来密藏在我身上的能力一定能开花结果。我的能力一定能增长。

 

对人生抱着消极态度,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将以碌碌无为而告终,这么思考的年轻人并不多。

 

但是,一旦面临困难的问题时,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说自己“不行”。

绝对不要说“自己不行”这种话。面对难题,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。

“现在也许不行,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。”首先相信自己,然后必须对“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”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。

只有这样,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门才会打开。

稻盛和夫:如何远离焦虑?这是最好的答案几十年以前,当时京瓷还是中小企业,在欢迎新员工的典礼上,我对刚进公司的大学生们讲了如下一段话:

 

“你们从小到大一直受父母以及社会上许多人的帮助照顾。从现在开始步入社会,踏上工作岗位,应该轮到你们反过来回报社会了。

如果还一味要别人关照,那不行。从受人帮助到帮助别人,立场需要180度大转弯。

 

我讲这些话,是因为当时京瓷规模还不大,员工福利尚不完善。大学毕业的新员工常常抱怨:“起初把公司想得太好,而实际上福利待遇不健全,工资也不高。”

稻盛和夫:如何远离焦虑?这是最好的答案

我希望他们懂得,习惯于依赖别人,只想要别人照顾的人,往往缺乏知足意识,只会发泄不满。

踏上社会,要转变角色,要为周围的人服务,要为团队、为企业作贡献,为此,人生观、世界观就必须作180度的转变。

 

先人后己,有时即使付出自我牺牲也要为对方尽力。

为什么必须具备这种对他人的关爱之心呢,我剃度进入佛门时,一向关照我的一位圆福寺的长老给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。

 

某寺院的年轻的修行僧问长老:“听说那个世界里有地狱和天堂,地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?”

 

长老答道:“确实不错,那个世界有地狱也有天堂。但两者的区别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。那地方从外观上看一模一样,唯有一点不同,就是住在那里的人的心。

 

长老说,地狱和天堂都有一只相同的大锅,锅里一样煮着美味的面条,但要吃到面条不太容易,因为夹面条的筷子足足有一米长。

 

地狱里的人都只想自己先吃,争先恐后用筷子夹起面条,但因为筷子太长,夹起的面条送不进自己的嘴里。

于是争抢对方夹住的面条,甚至打起架来。结果面条撒了一地,谁都没吃上。美味可口的面条就在眼前,却一个个都饿得头昏眼花。这就是地狱里的情景。

 

天堂里的情形正好相反,客观的条件相同,但结果完全不同。

这里的人用自己的长筷夹起面条后送到对面人的嘴里。“请您先吃。”

对面人吃到后说:“谢谢您,现在应该您吃了”,把面条送到这边人的嘴里。结果天堂的人都高兴地吃上了美味的面条,个个心满意足。

 

住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人,因为有无关爱他人之心,而分出了地狱和天堂。这就是上述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。

 

我常常通过这样的故事,向员工们强调“关爱”的必要性。我再三再四强调,要经营好企业,我们内心一定要具备“为世人为社会”尽力的美好的意识。

稻盛和夫:如何远离焦虑?这是最好的答案

拼命工作会给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、美好的未来,即使这个道理你理解了,懂得了,但因为人本性中就有好逸恶劳的倾向,所以“工作令人生厌”“能不工作最好”这种念头时不时还会冒出来。

 

本来人这种动物,如果放任不管,就会流于安逸,只要可能就总想逃避苦难。

这种基于人的本性、追求安乐的习性,我想不管是我们这些成长于贫穷年代的人,还是现代和平富裕时代的年轻人,基本上并没有什么区别。

 

过去和现在很大的不同是,在迫不得已的我们那个时代,即使你讨厌工作,现实环境也逼得你不得不努力工作。

我青年时期的日本,社会环境比今天不知严酷多少倍。无论你喜欢不喜欢,如果你不辛勤劳动,就连饭也吃不上。

 

另外,当时也很难像现在这样,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、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职场。

那时我们没有选择职业的机会,只能无条件地继承父母的工作,或者是一有就职的机会,就不管什么工作,先做了再说。

 

这些情形在当时是理所当然的,而且一旦进入了某家公司,想要辞职也不那么容易,因为社会舆论不支持你这么做。

 

也就是说,工作,在一家单位连续地工作,与你本人的意愿无关,而是社会的需要,或者说是你的义务。在这中间几乎没有你个人裁量和挑选的余地。

 

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看来,似乎很不幸,但实际上这或许正是幸事也未可知。

因为,在迫不得已的、辛勤的工作过程中,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获得人生的“万病良药”。

 

就是说,即使你讨厌工作,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,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,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,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,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。

稻盛和夫:如何远离焦虑?这是最好的答案

自己的子女、妻子、父母患重病,许多医生都不愿亲自诊断,因为他们也缺乏自信。

亲人要动手术时更是如此,往往委托自己信任的医生动手开刀。我们常听到的理由是:“因为亲人的骨肉之情,自己开刀的话,动手之前,手就会发抖。”但我不认同这个理由。

 

这种情况,是因为医生们对自己缺乏自信。

 

如果我是外科医生,当亲人需要做手术时,我不会委托任何人,必定亲手执刀。

 

为什么?因为对于我来说,每一天的工作都是“真刀真枪”地干,我都会从正面面对,这样天天积累,我一定会对自己的手感、技术拥有自信。

 

“完美主义”只有在每天认真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产生。

要求每天的工作都追求“完美”,这很苛刻,也很困难。

但是如果你真心想把事情做得令人满意,除了竭力做到“完美”之外别无他法。成败取决于“最后1%的努力”,我从年轻时开始就把贯彻“完美主义”作为人生信条。

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《干法》(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)、《活法》(东方出版社出版)、《赌在技术开发上》(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)中的精彩片段,希望能对您的人生事业有所启迪。
weinxin
我的微信
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管理员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5月4日08:29:44
  • 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nlve.com.cn/?p=8890
真正厉害的人,都是“自燃型”人格 安略智库

真正厉害的人,都是“自燃型”人格

人可以分为三种: 第一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“不燃型”的人; 第二种是点火就着的“可燃型”的人; 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烧起来的“自燃型”的人。 一次,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一家酒店住宿。路过前台时,酒店经理向他...
显著提升你的专注力水平 安略观点

显著提升你的专注力水平

作者 | 陈后圣 来源 | 陈辞令 ID | lifelong_learning8 01 定义问题 首先,这是一个追求理想型的问题,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。因此,要定义一下,希望的“理...